卫老太太皱了皱眉头望着她,似是在等她接着往下说。 “淑妃娘娘或许不是为了告诉我们万寿之前圣上要下旨令王爷回京,而是在告诉我们,从现在的开始,每时每刻,只要王爷稍有行差踏错,那么连同王爷,包括我们的所有人在内,都可能万劫不复。” 这实在是有些残忍,可是却又无比现实。 林淑妃是要借着这个提醒他们,也让他们提醒一句临江王和那些人,只要再出事,那现在好不容易有的稳定的形势,可能立即就能变换。 卫老太太觉得嗓子干的厉害,抿了一口参茶看向卫安:“这件事,不能牵扯上王爷,淑妃是这么提醒我们,她的意思是,如果真的到了不能转圜的地步,让你放弃谢家罢?” 这才是淑妃娘娘真正的意图。 卫安嗯了一声,面并没有什么变化。 谢良成对于她来说的意义当然跟别人不一样,她把谢良成当哥哥,可是不能要求别人也一定这么想。 这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好责怪的,换做是她站在林淑妃的角度,当然也希望权力的替可以顺顺利利,不要再出什么意外。 毕竟六皇子的身体也经不起什么折腾。 只是,她注定要让林淑妃失望了。 她不能听林淑妃的话,跟谢家撇清关系,让谢家去背这个黑锅。 哪怕这样做的确是能最大程度的减轻这次的事带给卫家跟临江王的影响------可是问题是,防是防不过来的,防过了这一次,那下一次呢? 那些沟里的老鼠难道会因为你躲避退让就大发慈悲的放过你吗? 不会的,他们本没有同理心,你的退让妥协在他们看来只是懦弱无能的表现,这一次算了,下一次他们只会变本加厉,做的更加过分。 这一次是谢良成,而且被他们算计成功了。 那下一次或许就是卫玠或者是卫老太太,或者是明敬…或许是她身边任何一个亲近的人,而她不可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为什么非得是她退让,为什么非得是她要倒霉? 那些算计人的,难道不该得到应有的报应吗? 她做事为什么要留余地? 她恨不得他们死,他们做过的事,都该要在之后付出代价。 卫老太太似乎受到了卫安的情绪,见卫安久久的不开口,便语气沉沉的开口:“我知道你的心思,谢良成那里,不说跟你之前有这么多的缘分和牵扯,就说是谢家帮我们的忙,我们也不可能袖手旁观。你不要有什么顾虑,人家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我们如果一味的退让,只会让他们觉得我们更加好欺负。我们卫家凭什么要吃这种哑巴亏?被人算计了,还得帮着推出自己的人出去,求他们不牵扯我们自己?这世上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 第1034章 发酵 “没有这样的道理。”卫老太太眼神坚定,语气也同样的斩钉截铁,带着嘲讽更多的却是坚定:“谁欺负我们,我们便该让他们知道欺负我们是什么下场,他们既然敢伸手,就跟你说的那样,我们就剁了他的手。” 她反正是半截身子都要入土的人了,对于这世情也早已看清,说什么都是虚的,自己开心才是最要紧的。 有能力快意恩仇的时候,自然就该快意恩仇,而不是一味的躲着。 情都是培养出来的,上一世卫安跟卫老太太的相处有限,本不可能这样掏心窝子的说这些话,可现在卫老太太却很努力的想要给她指明每一条路的方向。 卫安抿了抿,心里既开心又觉得松了口气,嗯了一声,就轻声道:“我已经让谭喜嗯青枫先去荆西了,然后便是大同,我也已经让舅舅寄信去了……” 寄信去大同?卫老太太看了她一眼,仔细的想了想,才问:“王爷在京营的人脉便有许多是去了西北那边的,你的意思是,想要王爷动用他的人脉?” 卫安嗯了一声,正要嗯卫老太太再享尽的解释清楚自己的目的,外头花嬷嬷就隔着帘子告诉她们说是汉帛回来了。 卫安便站了起来:“祖母,我稍后回来再跟您说,陈御史那边大概已经有消息了。” 卫老太太点头,目送着卫安出去了,想了想才转过头去看着花嬷嬷,道:“安安为了这件事忙的不可开,沈琛如今又在里没有法子,分身乏术。我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一个人忙碌,这样罢,你去给我送个口信。” 卫老太太顿了顿,才紧跟着道:“咱们府里的茶会不是要开了吗?平安侯夫人还得给我们介绍徐四小姐呢,这阵子都没见动静,你就带几盒点心,四礼物,上门去问问平安侯夫人,问问徐四小姐到底是什么时候到。” 花嬷嬷会意,答应了便道:“刚好今天便是初一,初一没得进人家的门的,明天早上我便过去。” 卫老太太嗯了一声。 平安侯也是军功起家,而且也是新才从西北调回来,如果说那些鞑靼人把谢良成掳走去了大同,那找平安侯,平安侯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而且平安侯还又多了一重好处-----他对西北得很,对鞑靼的势力也得很,找他的话,事情还更多了一重保障。 那边的汉帛却已经把陈御史的回复都告诉卫安了,见卫安不动如山,还有些纳闷:“郡主,我也知道您本事厉害,可是虽然您厉害…这也太镇定了些吧?” 这么大的事,卫安怎么能做到还是这么收放自如的? 好像本没什么大事发生的样子。 卫安就笑着挑了挑眉,出个狡黠的表情:“因为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到底怎么样,就得看天意了,而天意难测,我们怎么猜测都没有用,既然没有用,还不如静待结果,你说是不是?” 该做的事都做完了? 怎么就算是做完了?汉帛不明白,他觉得能做的事情多了,比如说去通过关系打听打听案子进行到哪一步了,再比如说去跟徐阁老套套近乎,看看平安镖局那边的镖师到底说了什么。 要做的事情还多的去了,而且总比什么都不做好吧? 他有些迟疑的看了卫安一眼,最终还是忍不住劝她:“郡主,咱们是不是……” 卫安知道他的意思,也知道他心里是担心,就冷静的低声摇头:“不必了,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再伸手过长,反而容易出岔子。” 做事不能十全十美,从前她不明白,后来就渐渐懂了。 就像是这次的事,总得给谢家留下一些真正的不是,否则隆庆帝那里还得疑心谢家有能力撇的这么干净。 汉帛愣住,没怎么明白卫安的意思。 可是他很快就明白了。 因为风平浪静了几天之后,京城就爆出了一件大事。 有大臣率先在三司会审出结果之前就先上书,指责谢家是败类,勾结鞑靼,并且指责谢家现任族长的儿子谢良成如今就在大同跟鞑靼人谈易。 一石起千层浪,隆庆帝还没表态,紧跟着便另外有大臣再次补充证据,说是平安镖局丢的这些镖都不是意外,而是谢家有意为之,为的就是因为跟鞑靼有协议,因此才挑中了这些女孩子,给鞑靼人送出去的。 这些奏折一上,朝震惊。 勾结鞑靼,最近不知怎的,陷害人的手段好像除了指责他们勾结鞑靼,就是指责他们勾结倭寇了。 好似通体叛国的罪名这样好用似地。 用都用不腻。 一个谢家,虽然有个侍郎算是身居高位,可是中年一代却都没什么有出息的,而年轻的后辈们还都没开始仕途呢,有什么能耐,能掀起这么大风浪,不仅能经过层层关卡全国各地掳人,而且迅速的送往关外? 不说各地官府竟然没注意,就先说是把边境的守将门至于何地? 他们守城是为了什么?为的就是阻止鞑靼人,如果鞑靼人真的如同那些大臣所说的那样,跟谢家有勾结,时常潜入大周境内,而且还能无限制的往关外送人送铁器,那么这些守将门都是做什么吃的? 他们是把大周的边境当成什么?! 如果只是说谢家走私还罢了,可是还指明了谢家是送给鞑靼人的,这就实在是有些攀扯的嫌疑了。 谢家如果有那样的能耐,那就叫做手眼通天了。 这事儿听起来,怎么听怎么像是天方夜谭。 可是证据却一件一件的紧跟着又爆出来。 连三司审出的证词,都是说那些镖师们都承认,说是受了谢家的指使,故意贼喊捉贼,丢了镖然后经过特殊的线路迅速运往关外的。 而且事情持续发酵。 也不知是谁先挖出了谢家竟然跟沈琛关系不错的事情,并且写在奏折里当作是宝贝一般献给了隆庆帝。 紧跟着便有传言,说是谢家之所以这么横行无忌,完全是因为沈琛和卫家郑王在背后撑。 ------------ 第1035章 车轮 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一开始不过是一个镖局犯了事的事,虽然掳走的是徐阁老的外孙女,可是按照常理,也不过就是从严处置,大不了便揪出一个典型来砍头,其余的人放,可是看现在这势头,分明就是要株连的意思了啊。 闹得这么严重…… 御史的攻讦远远没有停止,隆庆帝把之前的奏折都留中不发,并没有做出决断,底下的御史们就好像嗅到了风向一般,疯狂的开始清算卫家跟沈琛的不是。 比如说,之前在福建的时候,沈琛就已经跟卫家做了不少出格的事。 比如说,这件事本来就跟卫家有关,大家都知道,谢家跟卫家之前早有来往,两家互动不断。 还有人建议隆庆帝下令三司将谢家的人先槛送京师,搜集谢家这么多年来的账本,看看其中究竟有没有猫腻。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朝中但凡是有点消息渠道的人,都开始担心起卫家和沈琛来了。 啧啧,眼看着滔天的富贵就在眼前了,可是谁知道临门一脚出了这样的事呢? 卫家这是要倒下的样子啊。 在这重重的力和漫天飞的谣言之下,卫家行事越发的谨慎小心,之前早已经放了帖子的茶会都取消了。 有好事的就取笑卫家-----说是卫家大约是真的多行不义,这么多年来,竟然连场像样的茶会都办不出来。 每每要办的时候总要出事,而且一出出的就是大事。 京城中看热闹的人纷纷想看卫家这回到底是怎么样的倒霉,原先宾客盈门的卫家瞬间门庭冷落,连乞丐都不在附近的街道走动了,生怕会惹上什么霉运。 定北侯府里头却一切如常,连下人们身上也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二夫人三夫人给卫老太太请完安,便说起了这回的事:“老爷他们被骂的都不敢上朝了,告了病假……” 三夫人已经猜到卫老太太跟卫安都对这件事早有打算的事,说起这话题来也不跟平常一样的担惊受怕,很是镇定的又继续道:“咱们家的茶会,还没说不办呢,就有不少人家里送回了帖子……” 二夫人向来是不说三道四的,这回也忍不住讥诮的讽刺起来:“都说人走茶凉,咱们这人还没走呢,茶就已经凉了。那帮人虽然势力,可是也实在是太势力了些。” “趋利避害,这也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可抱怨的。”卫老太太看了她们一眼,很是欣她们如今遇事可以如此稳重,顿了顿便又道:“何况,虽然有那等势利眼,可是同样也有雪中送炭的不是?” 这说的是陈家跟平安侯府。 平安侯府特地还送了许多盆花来,说是留给卫老太太养着赏玩。 三夫人和二夫人对视了一眼,说起这个脸上也有了些笑意:“您说的是,那些墙头草,原本也是靠不住的,能趁着这个时候看清楚那帮人的真面目,也值得了。” 二夫人嗯了一声,便又道:“而且就如同老太太说的,大难临头的时候反而能看出人心,知道什么人值得来往,什么人不值得。” 卫老太太没说其他的,皱了皱眉头便又问:“府里的下人约束好了没有?咱们上头虽然稳得住,可是难保底下人心浮动。毕竟外头传的吓人的很,有那等不知道事不能经事的,怕是当真要被吓坏了,以为咱们家覆灭就在顷刻之间呢。有时候底下的人容易坏事的很,你们管着这府里的事物,这些事情便都要靠你们了,可别让那些不懂事的坏了大事,造成大错。”BgmBuILdi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