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收服张全义这件事发生在光启三年(公元888年),事件的主要线索就是朱温帮助张全义打败了李罕之和河东的援兵,此后张全义便一心一意的跟着朱温。 这一次主要也是两个人,一个是张全义,一个是李罕之。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人。原名张居言也有史书记载说是张言,后来屡次改名。但是张全义这个名字是大唐皇帝赐的,所以后人在研究他的时候,直接称呼他为张全义。 他的出身和朱温一样,先前都是跟着黄巢,后来投降了朝廷。张全义当时在黄巢的大齐政权中还是非常受重用的,被黄巢任命为礼部尚书兼水运使,是黄巢手下的重要政府工作人员。 后来黄巢失败了。他投降了河节度使诸葛,而后僖宗皇帝赐他新名字“全义”,从名字上来看,和朱温是一个辈分,所以后来他依附了朱温后,主动要求朱温给他换个名字,虽然有溜须讨好之嫌,但是这个人还是很识时务的。 一开始在诸葛的手下时,受到了器重,成了诸葛集团内部的实权人物,所以等到诸葛死了之后,他和大将刘经推举诸葛的儿子诸葛仲方继承河留后。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大权被刘经掌握,张全义遭到了刘经的排挤。 李罕之,陈州项城人(主要是现在的河南省沈丘县)。世代贫农出身,年轻时候为了混口饭吃,出家当了和尚,但是那年头和尚也不是好混的,据说他曾经整整一天没有化到一点缘。 可能他真的与佛无缘,干脆撕了僧衣,把钵盂砸了,落草为盗。后来黄巢来了,他跟着黄巢南征北战,渐渐得到重用。等到黄巢在和高骈战的时候,被张璘屡次打败,李罕之就在这个时候投降了高骈。 高骈推举李罕之为光州刺史,但是好子没几天,秦宗权看李罕之实力不强,于是决定兼并,那时候秦宗权还没有投降黄巢。李罕之的老本被打残了。于是回到了项城老家,招兵买马准备卷土重来。 招了兵,有了资本,也要找到好老板才行,此时他看上了河节度使诸葛,于是带着他的那些新兵前去投靠。 诸葛对他也是相当不错,让他做怀州刺史,此后抗击魏博军、抵御秦宗权,打了不少仗。他的老板说实话对他真的不错,不久举荐他做了河南尹兼任东都洛留后。 在洛,李罕之干了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一件事。可能大家还记得当时李克用被朱温了一把之后,立刻就回太原去了,但是中间到了洛却受到了李罕之的隆重接待,吃的睡的都安排的好好地。这让刚刚遭了难的李克用动的一塌糊涂,对于李罕之的表现非常意。 后来河大将刘经(此时诸葛已死,诸葛仲方年幼,刘经掌握大权)觉得李罕之是个威胁,决定干掉他。这一次张全义作为河的大将也参与了战斗,但是他一直遭到刘经的排挤,怎么会好好的听命,反而和李罕之偷偷联系,最终上演了一出无间道,张全义和李罕之联合进攻刘经,虽然最终失败,但是他们两人还能占据两州自守。 就在这时,秦宗权派孙儒也来凑热闹,攻下了河,随后准备进攻张全义和李罕之。但是此时朱温却帮了他们一个忙,朱温在汴州击溃秦宗权主力。孙儒听说后,急忙撤退,准备防守洛等地。 此时李罕之的一张王牌出动了,那就是李克用,一封求援的书信,李克用派来了大军配合李罕之追击孙儒,顺势收服河、洛等地,随后李罕之成了河节度使,张全义成了河南尹。 此时张全义和李罕之的关系还是很好地,共同经历过患难,而且出身和经历还有类似之处,于是歃血为盟,休戚与共。 不过李罕之这个人有勇无谋,脾气火爆,虽然占据了河,但是却不会经营,更不懂为政之道,只是四处剽掠。 但是反观张全义到了洛之后,鼓励农耕奖励生产,很快恢复了经济,食洛成了当时有名的富庶之地。 不过李罕之没粮食吃不可能一直饿肚子等死啊,他见张全义发展的不错,就找张全义要粮食,张全义自然是无有不允,他在洛,想要自保很不容易,所以他必须和李罕之好好搞好关系,但是另一方面他和朱温的关系也要保持,可以说此时的张全义在中原的位置还是比较微妙的。 李罕之虽然拿了张全义的粮食,结果不但不,而且还越发的看轻他,曾经他就公开说过:“张全义不过是一个只会种地的老农民罢了!” 而且李罕之不仅是一个不知恩,而且还是一个是索取无度的家伙,没粮食就找张全义,自己守着诺大的河,就是不经营。 张全义表面上虽然对于李罕之很恭敬,有求必应,但是心中已经将他恨上了,只是这个人善于隐忍,城府很深,不表出来而已。 这就是张全义和李罕之原本亲密的关系产生裂痕的原因。 一直到了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刚从张全义这边得到粮食的李罕之率河主力进攻河中王重盈。王重盈是王重荣的弟弟。 河军一路势如破竹,河中军抵挡不住,王重盈就想到了张全义,虽然张全义一直对李罕之有求必应,但是他可不相信张全义真的是心甘情愿的。结果刚刚和张全义联系,张全义立刻就同意了,晚上带着河南的主力偷袭河,结果自然是没有悬念,李罕之做梦也没想到懦弱无能的老农民张全义竟然敢主动进攻他。 最终李罕之一个人逃了出去,投奔河东李克用寻求帮助。此后张全义自称河节度使,占据河。 但是不久,李克用派遣将近三万大军帮助李罕之收复河,三万大军围城,张全义固守城池,虽然一时间河东军也攻不破,但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城里没吃的了,据史书记载,当时全城就张全义还留着一匹宝马,其他的早就杀吃了,更多的人到了最后竟然开始吃木头,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而已。 走途无路的时候,张全义想起了汴州统帅朱温,于是写了一封信,还把自己的一家老小送到汴州当人质请求朱温出兵援助。 可是那时候,朱温几个拳头打人,一方面要关注秦宗权,一方面还要看着朱瑄和朱瑾,最后还有魏博闹事。所以当时朱温很难分出兵来。 虽然朱温知道河和洛对于他的战略意义,而且很明白要是被李克用拿下了这些地方,他的局势更加的糟糕。因为那样在他和李克用之间就没了缓冲地带,很容易背腹受敌,此时还不是和李克用大规模作战的时机。 但是朱温当时真的分不出兵来,不过不得不说朱温的运气真的不错,就在朱温还在纠结的时候,魏博方面主动求和。朱温自然高兴,当即命令攻打魏博的葛从周、丁会等挥师西进,进攻河。 俗话说兵贵神速,葛从周等人一路马不停蹄,过了黄河,直接奔着河而去,想要打河东军一个措手不及。 河东军大将李存孝听说卞军来了,出来战,结果被打败。此后汴州军分兵两路,一路进攻河,一路大军奔着河北面而去,想要截断河东军的退路。 这一招让河东军大为担心,再加上卞军战斗力的确是彪悍,最终他们选择了退兵,匆匆北撤固守泽州。 河解围,张全义回到了洛继续干他的河南尹,河成了朱温的地盘,由丁会暂代河节度使。 此后张全义念朱温救命恩德,对于朱温俯首帖耳,有求必应,而且还是心甘情愿的。但是说实话,张全义对于朱温在心里有没有怨言呢!人已作古,现在谁都说不清。张全义这个人胆小懦弱、委曲求全、慎言慎行,被称为唐末五代最具代表的一个人物。他一生经历唐朝、后梁、后唐。虽然一直以来委曲求全、毫无骨气可言,但是凭借着挖空心思逢讨好、结权贵,在每一朝都受到了重用,在后梁和后唐都曾经封王。 我们纵观他的一生,虽然看起来风光,位极人臣,但是他的憋屈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说个小故事。讲的是朱温晚年,有一次住在张全义家,看张全义的子和女儿姿不俗,竟然在大白天关上门搞了起来。当时张全义的儿子拔出刀要去杀了朱温,但是张全义却面不改的劝住了,而且还说:“忍忍吧,当年要不是朱温救我们,我们恐怕早死了。” 事实上,张全义这句话很苍白无力,难道就因为朱温救了他一命,就不管不顾自己的子和女儿?归结底还是要归结到张全义的格。依他深沉的城府,不会在朱温面前表现出任何的不快,他所担心的不过是他或者他的家族的命运和荣华富贵而已。 而我们从史料上也能看到,张全义是一个不怎么大度的人,曾经有个县官和他有矛盾,最终竟然被他赶尽杀绝。所以我们可以猜测张全义面对朱温更多的是恐惧,而不是忠诚和。 但是不管张全义的格和一生被人批得体无完肤,或者是被别人称为会做官,然后当做榜样学习。我们都不能忽视张全义另外一个贡献,也是我认为他这憋屈的一生最有意义的一件事,那就是他在洛时,对于中原农业恢复和生产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未完待续)BgmBUiLDing.com |